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变动

8月30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0864,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0803,再度刷新本轮人民币升值的高点。

市场上有外汇需求的主体,包括居民、投资者、出口商、有美元负债的金融机构等。居民出境旅游、留学需要换汇。最近几年,由于人民币利率走低,借入人民币加杠杆投资美元资产的操作也比以往增多。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公司,无论是商品出口还是原材料进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汇兑损失。

2023年三季度以来,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出口企业收到美元货款并不急于结汇。不过,2024年7月底人民币升值之后,公司改变了结汇策略,几乎所有出口企业均称,自7月下旬以来,只要美元一到账,公司立马兑换成人民币。

8月底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目标价位进一步抬升,尤其是近期海外对冲基金公开称,有1万亿美元资产可能换回人民币,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担忧。

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执行官Stephen Jen近期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自疫情以来中国企业可能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存放于高利率资产中。当美联储降低借贷成本时,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就会减弱,随着中美利差收窄,有可能推动至少1万亿美元资金回流中国,此举可能会推动人民币升值至多10%。

高盛报告认为,这个测算可能存在高估。根据高盛的测算,即便加上居民持有的美元资产,2022年中到2024年,中国企业和居民囤积的美元也不超过6000亿美元。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从2020年算起,中国出口企业囤积的美元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利率和汇率策略主管王菊表示,虽然待结汇的资金规模可观,但可能未必有1万亿美元。这是因为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增加了去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的直接投资,外汇已经转变为当地的固定资产,“这部分钱不会全部回来。”

面对汇率变化,部分企业选择尽快结汇。“现在美元跌了,肯定有企业会恐慌,个别企业之前一直握着美元,现在想卖了。”一位企业外汇咨询从业人士指出,“但是目前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还没有根本变化,人民币要大幅升值也不容易。”

高盛在报告中分析称,由于中美息差依然较大以及中国国内需求偏弱,美元资产依然有吸引力,从中期来看,人民币对主要交易伙伴的货币仍可能承压。与此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将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这与中国决策层预期相符。如果未来贸易摩擦加剧,不排除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此外,从金融投资的角度而言,星展银行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纪沫认为,当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交易”已经充分计价。

“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很难回到2021年时接近6.5的高位,但是应该强于去年年底的7左右。”王菊认为,如果人民币在6.5之上继续走高,不排除中国央行动用逆周期调节因子,调控人民币升值幅度。

 

Posted in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