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就会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开身子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歇歇脚。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随后,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直到看不见他。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很惊异,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这个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他浓眉一抬,裂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

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留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他憨厚地对我们点头一笑,好像在说;“瞧,我可又跑到你们前头来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世间一片祥和,人类一直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不料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打起仗来。这一仗打得很猛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代表光明的火神胜利了,代表黑暗的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面再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没有撞死,可是他这一撞,却造成了天大的祸事。
那不周山,原本是矗立在西北方的一根撑天大柱,共工却把这么重要的撑天柱子给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损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半边天空坍塌了下来,天上露出了许多丑陋的大窟窿,大地上也裂出了一道一道的深坑。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汹涌的洪水冲毁了村庄,岩浆从地底喷涌而出,森林顷刻间化为灰烬。除此之外,人类还遭受着那些从燃烧着大火的山林里逃窜出来的各种恶禽猛兽的残害。
看到这一切,女娲母亲心痛极了,可是她又很无奈,没有办法去惩罚那个可恶的捣乱者共工,只好自己想方设法修补这残破的天地。补天的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可是女娲大神为了人类的幸福与平安,不畏艰难,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女娲母亲杀了一条当时一直为祸人间的黑龙,砍下它的四条腿,用来支撑起大地的四角,后来人们称它们为“天柱”。柱子很是结实,天空于是没有再坍塌的危险了。
现在,女娲开始认真修补起天空中的大洞。她在大江大河里拾起了许多五色石子,把它们炼成五彩胶水,再将五彩胶水糊到天空的一个个窟窿里。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却不料五彩晶石少了一块,天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窟窿没有补好,眼见着天空随时都有再次崩裂的危险。为了不让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为了让万物万灵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毅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将自己的身体化为天空的一部分,补好了天上最后的大洞。
从此以后,大地上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气象,天空中时不时会出现美丽的云霞和彩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流转,寒来暑往,天地间变得和谐了,一切井井有条。人类快乐地生活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幸福而安宁。他们珍惜周围所有的事物,也铭记女娲母亲对他们的爱与牺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

美猴王的故事The Monkey King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在这座山上有一块石头。有一天这块石头忽然打开了,从里面滚出来了一个大圆球,风一吹这个大圆球就变成了一只猴子,他的眼睛里有金光,他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这只石头变成的猴子,能走能跑,他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他饿了就吃树上的水果,他每天都和山里的动物一起玩,过得十分快乐。

天气非常热,猴子们为了变得凉快些,就跑到山里的河边洗澡。他们听到泉水哗哗地流淌,他们就顺着水流往前走,去寻找泉水的源头。

猴子们走啊走,他们忽然看见了一条瀑布,这条瀑布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猴子们都很好奇瀑布的后面有什么,有一个老猴子说:谁敢钻进瀑布里,看看瀑布后面有什么?如果谁敢去,我们就让他做猴王,好不好?猴子们都大声说:好!

但是没有猴子敢进去看看,忽然,那石头变成的猴子大声说:我进去,我进去。他闭上眼睛一下子跳进了瀑布里。他觉得自己不像是在水里,他睁开眼睛,四处看看。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座桥上。

石猴走过桥,他发现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椅子、床、盆子、碗,什么东西都有,这里好像有人住过一样,就像一座很好的大房子。石猴高兴得不得了,他想跳出这个石洞,把好消息告诉其他的猴子们。

猴子们看见石猴出来了,而且没有受一点儿伤,他们都很高兴也很好奇,都问问他石洞里面的情况怎么样。石猴笑着告诉大家:石洞像一个很好的房子,我们可以住在里面。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猴子们都搬进了石洞里住,因为石猴很勇敢,他跳进瀑布,发现了这个石洞,所以猴子们都同意让他做猴王。石猴成了猴王,他当然很开心,他每天和猴子们一起玩儿,一起吃好吃的。

时间过得太快了,差不多五百年过去了。一天,猴王有点儿伤心,他忍不住流泪了,他担心自己一天会死,不能再和猴子们一起玩耍了。这时候,一只老猴子走过来,他了解了猴王的担心,他告诉猴王说:大王可以去找一个神仙,让他教你怎么样才能长生不老。

猴王决定去找这个厉害的神仙,猴子们为猴王做了一条小船,又给他准备好了很多野果,让他在路上吃。猴王和猴子们说了再见,就划着船出发了。

因为风吹着他的船,他很快就到了一片陆地,他走下船,他看到很多人,有的人在捉鱼,有的人在种水稻,有的人在卖东西…可是当他走近人们的时候,人们都很害怕他的样子,他们都扔掉东西,逃走了。猴王有点儿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一看到他就跑?他觉得真奇怪。

他远远地看到前方有一个大院子,院子的门紧紧地关着,他走到门口,左看看,右看看,正当他要敲门时,忽然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小男孩。猴王赶快走到他的面前,说他想要找一个老神仙,他希望可以跟老神仙学习怎么长生不老,他希望老神仙可以成为他的师傅。

小男孩笑着对猴王说:老神仙早就知道有一只猴子今天要来这里,所以是老神仙让我来开门的,你快跟我来吧。猴王听了很高兴,他就小男孩进入了院子里。

猴王见到了老神仙,他又说希望跟老神仙学习本领。老神仙只是微笑,没有着急答应他。他知道猴王还没有一个名字,他就给猴王起了一个名字,叫孙悟空。猴王听到自己有名字了,就高兴得跳了起来,一边跳一边说,“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老神仙让悟空先住了下来,每天让他看书、写字,做一些扫地、挑水等简单的工作。悟空有点儿不理解为什么师傅还不教给他最厉害的本领,他有点儿着急。师傅看出了他有点儿着急,就说如果你每天都很着急,怎么能学会最厉害的本领呢,不着急,慢慢来,你才能学好本领。

就这样,很快七年过去了,悟空都在看书、写字、做简单的工作,师傅还是没有教他一些本领。有一天,师傅把悟空叫了过来,问他,你想学习一些什么本领呢?

孙悟空说:我只想学习怎么样变得长生不老,别的本领都不想学。菩提祖师听了有点儿生气,他教训猴子说:你这个猴子,这也不想学,那也不想学,就知道要学长生不老?你只知道变得长生不老,不想学其他本领,你真是太不聪明了。他说完就不再答理孙悟空了,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了。

孙悟空一开始不理解师傅为什么这么说,但是他想了想,就想明白了,师傅是真的想帮助他学习更多的本领。晚上的时候,孙悟空就来到师傅的房间,他跪在师傅的床前,他说:对不起,师傅,我错了,我要好好地跟您学习更多的本领。

祖师看到孙悟空承认自己的错误了,他心里很高兴,他觉得孙悟空会变成一个很好的学生,所以他原谅了孙悟空。他说:你要好好地学习,不要着急,要有耐心,从今天起,我会教给你很多本领,包括长生不老的本领。孙悟空听了很高兴,他大声地说:谢谢师傅、谢谢师傅…

很快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孙悟空跟着师傅学会了七十二变,他可以变成小鸟、变成蜜蜂…让人认不出来他是一只猴子;他还学会了驾筋斗云,他可以一个筋斗就到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孙悟空真是太开心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变得这么厉害。他开始变得有点儿骄傲了。有一天他和师兄们一起在外面玩,师兄们说:听说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你可以变一变,让我们看看吗?悟空听了很得意,他正想找一个机会炫耀一下呢。悟空高兴地说:好啊,那我就变成一棵大树…他一边念着咒语一边摇晃着身体,忽然他就变成了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比旁边的大树高多了。师兄们从没见过这么高的大树,大家都惊讶地鼓掌起来。

祖师在房间里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就问仙童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仙童把孙悟空变大树的事情告诉了祖师。祖师听了很生气,他不高兴地说:这个猴子真不是一个好学生,刚刚学会一些本领,就变得骄傲,就向别人卖弄,我不想要这样的学生。所以祖师就决定把孙悟空赶走,悟空听到师傅要把他赶走,他一下子变得着急起来。

悟空看到这次师傅真的生气了,师傅不会再同意让他留下来了,悟空不得不离开师傅了。悟空哭了,他真的很感谢师傅教了他很多本领,他也后悔自己犯了错误,他不应该变得那么骄傲。悟空想还是回到花果山自己的老家吧,他也很久没见到猴子们了。

悟空驾着筋斗云一眨眼就回到了花果山,他很期待见到猴子们,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以后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可是,当他回到花果山的时候,他一只猴子也没看到,他感觉到很奇怪,以前他在花果山的时候,花果山很热闹,现在看起来空空荡荡的。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悟空在地上跺跺脚,把土地老头儿叫了出来。悟空问土地老头儿:为什么花果山变成了这个样子?猴子们都去哪儿了?土地老头儿告诉悟空:是牛魔王抢走了花果山,他把猴子们都赶走了。悟空听了很生气,这个牛魔王趁着自己不在家就欺负猴子们,他一定不会放过他,所以悟空决定找到牛魔王,让他把花果山还给自己和猴子们。

悟空用他的本领打败了牛魔王,牛魔王不得不把花果山还给了悟空,牛魔王也很佩服悟空,就想跟悟空做朋友,悟空看到他真的不再敢欺负猴子们了,就答应了跟他做朋友。花果山附近的一些妖怪们听说悟空打败了牛魔王,都觉得悟空很厉害,他们都来到花果山,说:以后愿意跟着悟空学习本领,也希望悟空可以做他们的大王。

看到很多人都很尊重他,悟空当然很开心,他决定好好地做一个大王,让花果山变成一个热闹幸福的地方。但是他也有一个烦恼,就是他发现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兵器,在和牛魔王打架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没有好的兵器,他差一点儿被牛魔王打败。他下决心要找到一个好的兵器,无论怎样,他都要找到。

有一个人告诉悟空东海龙王那里有很多好兵器,为什么不去龙王那里看看呢?悟空就来到了东海龙王的龙宫,他告诉龙王可不可以借给他一些兵器,龙王也听说了悟空的一些故事,知道他最近变得很有名,也很厉害。龙王不想有什么麻烦,也不好意思拒绝他,但是他也不想把最好的兵器借给他,就随便给了他一些兵器试试,悟空试了试,觉得这些兵器都太轻了,一点儿都好用。悟空知道龙王是故意这么做的,龙王不愿意把最好的兵器借给他,悟空有点儿生气,但是他也不发脾气,他就呆在龙宫里不走了,他东看看西看看,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好兵器。龙王也没有办法,就笑着对悟空说:真的没有什么兵器了。悟空也笑着说:我不相信。

悟空说:反正我已经来到了龙宫,就逛逛吧,我看看能不能找到你藏起来的好兵器。龙王哈哈大笑说:我真的没藏什么兵器,你去逛逛吧。

悟空就在龙宫里逛了起来,这是他第一次来到龙宫。他很好奇,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忽然,他发现了一根很高很高的柱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定海神针。

他又转到柱子后面,看到了一些字:如意金箍棒。他开心地跳了起来,这就是我要找的兵器。于是他绕着金箍棒转圈圈,他想如果这个金箍棒变得小一点儿就好了,他说:变小变小,金箍棒真的变小了,他又说:变大变大,金箍棒就变大了。他太高兴了,他把金箍棒变成了一根细针,放在耳朵里,连招呼都不跟龙王打,就赶快离开龙宫,回到了花果山。

孙悟空有一天请所有的妖王吃饭,他喝醉了,就在桥边的松树下睡着了,迷迷糊糊地他看到两个人走到他身边,也不说话,就用绳子把他绑起来带走了。

悟空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城门外,看见城门上的牌子上写着“幽冥界”,他知道他来到了阎王住的地方。孙悟空看到了这三个字,他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他大叫一声,拿出他的金箍棒,一下子把身边的那两个人打飞了。

他扔掉自己身上的绳子,看到拦住他的人就打,一直打到了阎王的宫殿前,阎王看到悟空长得那么可怕,他也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悟空说:你既然负责管理人们的生死,就应该知道我已经是长生不老了,为什么还把我带到这里来?快拿来你的生死簿,我查查。

悟空在生死簿上查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一下子就把名字勾掉了,不仅勾掉了自己的名字,他还勾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他大笑起来:好极了、好极了,以后你就不用管我们了。阎王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玉皇大帝。

龙王知道了阎王要去找玉皇大帝,他说他也一起去,因为孙悟空偷走了他的如意金箍棒。玉皇大帝听了很生气,他觉得这个猴子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玉皇大帝决定派天兵天将把孙悟空抓到天庭。这个时候,太白金星走了出来,他给玉皇大帝出了一个主意,他说:不如随便给孙悟空一个官做,让他留在天上,这样他就不会到处捣乱了。玉帝同意了,他就让太白金星把孙悟空请到天上来。

太白金星来到了花果山,他向悟空说明了玉帝让他当官的消息。悟空听了很高兴,他就跟着太白金星一起来到了凌霄宝殿。太白金星说:悟空来了。玉帝说:谁是悟空?悟空也不行礼,也不下跪,他随便地回答一声:我就是。神仙们都觉得悟空很没有礼貌,他们很生气。

玉帝也很生气,他觉得这个猴子真是没大没小,所以他决定给悟空一个很小很小的官。玉帝就让悟空养马去了,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喂马放马,这是天上最小的官了。半个月后,悟空知道了这是一个像芝麻一样小的官,他生气了,就拿出金箍棒,一路打到了玉皇大帝面前。然后,头也不回地飞到了花果山,给自己封了一个大官叫“齐天大圣”。

玉帝知道了,很生气,他决定要把孙悟空抓回来。他就派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去花果山抓悟空。这个时候太白金星又出来了,他又给玉帝出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