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敦煌有一座神奇的“超级镜子发电站”。
那里有超过1.2万面大镜子,排成一个个大大的圆圈,围绕着中间一座260米高的吸热塔。这些聪明的“向日葵”会自动跟着太阳转,把阳光反射并聚集到塔顶。
这个发电站最神奇的本领,就是晚上没有太阳时也能发电!秘密就是一种特殊的熔盐。白天,镜子收集的热量会把熔盐烧得很烫,这些热量会被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用来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工作,这样就能一天到晚不停地提供清洁电力了。
这个电站一年能发很多电,非常环保,每年可以帮助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英国有一家叫BioCarbon Engineering的公司,这家公司用无人机种树。首先,一架小的飞机会飞到天上看一看哪里适合种树。然后,无人机就会带着树的种子飞过去种树,它飞得很低,也种得很快。种完树以后,无人机还会经常回来看这些小树长得好不好。
现在6架无人机一天可以种十万棵树,比一个人一天种的树多多了。用无人机种树花的钱也很少,只有以前方法的15%。无人机还可以去很多危险的地方种树,人不能到的地方,它可以飞到。另外,把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它就会知道哪里更适合种树,种子更容易活下来。
BioCarbon Engineering用无人机种树的效果不错。比如,他们在缅甸种过红树林,不到一年的时间种子就长成了小树。这家公司有一个了不起的目标,就是要在未来的30年里种5000亿棵树,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绿色、更美丽。
即梦4.0是字节跳动公司开发的一个新AI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创作艺术图片。这个工具使用起来又简单又有趣,还可以跟大语言模型Deepseek连接在一起,让Deepseek成为创造艺术的助理。 你用文字告诉即梦4.0你想要什么图片,它就能帮你画出来。比如,你说“画一个女孩在樱花树下”,它就会画出来。它画得很快,只需要几秒钟,而且图片很漂亮,很清楚。 即梦4.0很懂中国艺术。它可以画中国风的图片,比如古装的人、水墨画。这个工具对艺术家很有帮助。艺术家可以用它画游戏人物、设计衣服、做海报。以前这些工作需要很多时间,现在即梦4.0做得很快。艺术家可以用更多时间思考创意。 即梦4.0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你不用学习画画,只要会说提示词,就能创作美丽的图片。
INAIR公司最近发布了一款新产品,叫做INAIR AI空间计算机。它是一款结合了AI和AR技术的创新设备,主要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工作。
这款设备由三个部分组成:AR眼镜、独立计算中心和3D空间操作键盘。AR眼镜非常轻,只有77克,但可以让用户看到134英寸的巨大虚拟屏幕,就像在电影院一样。它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还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
INAIR AI空间计算机支持最多6个屏幕同时工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屏幕的大小和距离。它搭载了高性能的芯片,运行速度快,兼容多种应用。
此外,它还有一个智能AI助手,可以深度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语音或按键随时唤醒。它不仅能回答用户的问题,还能预判需求,提供更好的工作效率。
小鹏汽车发布新P7车型
2025年8月14日,中国科技公司影石创新(Insta360)的创始人刘靖康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在公司的新产品发布会上,他站在办公室二楼,向一楼的员工撒现金红包。员工们非常开心,纷纷伸手接钱。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很多人开始讨论这件事。
原来,影石创新刚发布了一款新产品——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研发团队的员工为了这个项目加班了很久,刘靖康想用这种方式感谢他们。他用自己的工资发了约20万元红包,希望让员工高兴。
视频传开后,有人批评这种行为“不尊重员工”,也有人觉得“年轻人庆祝方式不同”。影石创新很快道歉,说这是内部活动的小游戏,以后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激励团队。
尽管有争议,第二天影石创新的股价却涨停了,公司市值达到900亿元。市场更关注的是新产品技术,而不是撒钱事件。
刘靖康是90后创业者,2015年创立影石创新。公司以全景相机闻名全球,2025年6月刚上市。他喜欢直接奖励员工,比如“减重1斤奖500元”或送黄金礼物,但这次撒钱引发了新思考。
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最近,一位好莱坞特效师姚骐用百度的AI工具“蒸汽机2.0”,只花330元就制作了一部2分钟的科幻短片《归途》。如果按传统方法,这种短片可能要花几百万元。 姚骐上传图片并输入文字描述,AI就能自动生成视频。短片有40多个镜头,他让AI生成120次,选最好的片段组合成片,只用了一周时间。 这个工具解决了拍电影的三大困难:危险场景不用实拍(比如爆炸、怪物);节省时间:过去要几个月,现在几天就能完成;成本低:演员、场地费用大大减少。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人物表情还不够生动;视频时长很短,更长的成本会很高。 AI技术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创作视频。比如短剧《太阳坠落之时》全用AI制作,3个月完成30集。未来拍电影可能像“点咖啡一样简单”。
今天在深圳地铁2号线,许多乘客看到几个特别的“乘客”——它们是机器人,样子像一只小鸟。这些机器人自己坐地铁,给地铁站里的商店送货。这是全球第一次有机器人自己坐地铁送货。它们能自己坐电梯、进地铁站、上地铁列车;机器人有“大脑”,会选最好的路线送货;机器人有“眼睛”,能避开人和东西。以前,商店送货用汽车,但停车很难,还要花很多钱。现在用机器人,省钱又方便。深圳地铁有100多家7-Eleven商店,用41台机器人就能送完所有货。
2025年,在北京举行了世界机器人运动会。这是一场很大的比赛,有很多机器人参加。
一个叫“宇树”的中国科技公司做的机器人H1,参加了1500米跑步比赛。H1机器人很厉害,它跑了6分34秒,最后得了第一名!这是这次比赛的第一块金牌,大家都非常高兴。
H1机器人不高,大概和成年人差不多,但是它很重,有47公斤。它跑得很快,最快一秒钟可以跑5米。它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它有很好的电机和聪明的电脑系统,所以跑步的时候不会摔倒,能一直跑。
这次比赛,H1机器人没有用遥控器,都是自己跑的。它还能看到前面的路,知道怎么跑。H1机器人不但会跑步,以前还在春节晚会上跳过舞,很多人喜欢它。
机器人运动会很有意思,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像人一样做很多事。以后,机器人可能会在很多地方帮助我们。
GPT-5为何引起一些AI用户抗议?
Manus首次公布商业化进展
蒋正豪是一位年轻的中国创业者。他2002年在杭州出生,高中时就喜欢玩无人机,还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2020年,他进入温州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工程。
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蒋正豪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成立了一个无人机工作室,帮消防部门制作无人机。他的团队用无人机做了很多事,比如找人、拍照片等,第一年就赚了一百多万元。
2024年7月大学毕业后,蒋正豪没有去考公务员或研究生,而是选择了创业。一个月后,他得到了重要的投资。这一年的9月30日,他成立了“重隼智能科技公司”。
蒋正豪的公司主要做一种能对付“黑飞”(违规飞行)无人机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很快(5秒内)发现10公里外的“黑飞”无人机,并用网或者绳子抓住它,成功率达到99.7%。
这是他们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他们的另一项技术是开发了一种新无人机,飞得很快(300公里/小时),能抵抗大台风,可以用在消防、检查线路等工作上。到2025年4月,公司已经得到投资超过1亿元,价值达到约3.7亿元。
蒋正豪被称为“杭州最年轻的CEO”。现在,他想把无人机技术做得更好,特别是和人工智能(AI)结合起来,他希望他的公司可以在全球行业内成为第一名。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5月12日,几架特别的飞机飞上北京燕山高高的悬崖。这不是普通的飞机,它们是来种树的无人机。每架飞机可以带十多棵小树,把它们送到人们很难上去的山上。 以前,在这些地方种树最让人头疼的是怎么把小树送到山上。现在有了无人机帮忙,小树可以安全地飞到悬崖上。八达岭林场的工人们用这个方法,让光秃秃的山慢慢变绿了。现在这里的树比以前多多了,75%的地方都种上了树。 这些飞机种树又快又好,不会伤害山上的花草。村民在附近还种了1000多棵香椿树和300多棵樱桃树。以后等这些树长大了,它们还能帮助村民们赚钱。 看着无人机带着小树飞向蓝天,我们相信以后山会更绿,空气会更好。科技让种树变得更容易,也让环境更漂亮了。
科学家说,未来人类可以用AI(人工智能)和动物交流。Google公司的DeepMind团队正在研究这个技术。
科学家发现,海豚的叫声像一种“语言”。他们用电脑记录海豚的声音,开发了一个叫“DolphinGemma”的小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听懂海豚的声音。比如,海豚想要食物时,会发出特别的声音,电脑就能理解并告诉人类。
不只是海豚,科学家也在研究鸟和鲸鱼的声音。他们用AI分析动物叫声的模式,像学习人类语言一样。但这项技术还很新,动物数据也很少,科学家还需要更多研究。
科学家希望,以后普通人也能用手机和海豚“对话”。这可以帮助人类保护动物,比如知道它们为什么生病或害怕。
当然,也有人担心:动物真的想和人类聊天吗?
现在很多人常常和ChatGPT、Deepseek、Siri等AI交流,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消除孤独感。 有人说:“工作后哪有时间维持社交?我每天联系最多的,反而是ChatGPT。” AI不仅能提供工作、学业建议,还能回答穿搭、饮食等方面的问题。 也有人提到:“即使有亲密朋友,很多专业问题他们无法帮忙,而AI总能很高效解答问题。” AI能帮助人们作出决策,让人有安全感。 此外,AI还能调节情绪,能充当包容的倾听者,提供放松情绪的方法。有人说:“我压力大时,我会找AI帮助,我不想把负面情绪给到身边的人,偶尔状态不好,也不必看医生。” 根据2023年《00后恋爱观报告》,超过六成受访者在孤独时向AI倾诉,远超“亲朋好友”“亲密伴侣”等选项。 AI的发展势不可挡,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情感依赖模式,甚至重塑社会关系。有一天,AI会不会进一步成为人类的“虚拟亲友”甚至“伴侣”吗?
“我们希望通过AI应用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升医疗护理的可及性和质量,在医疗支出刚性增加下为制度财务可持续做好准备,最终打造世界上最智能的医疗保健系统之一。”4月17日,阿布扎比卫生局数字健康执行主任H.E.Ibrahim AI Jallaf在2025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Abu Dhabi Global Health Week)描述了阿联酋首都的数字健康愿景。 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是由阿布扎比卫生局牵头的一项政府倡议,超过15000名参会者和300家企业前来寻觅投资机会。今年的会场内,不少AI医疗产品亮相。一款名为“Sahatna”的手机应用程序吸引不少与会者驻足。人们站在传感器面前,根据指示挥动双臂和双腿,姿势分析工具和生物识别扫描仪即可实时显示BMI、心率、血压等基础信息,并连接到Sahatna上,与患者在医院完成的其他检查内容共同组成健康档案。 Sahatna由阿布扎比政府在去年10月推出,服务范围包括远程咨询、访问健康记录和基因组报告等。一方面,当前100%的医院和诊所被纳入这一系统,超过70%医生是平台的活跃用户,因此患者前往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诊时,相关健康信息能够实现互通;另一方面,患者可以直接预约与医生视频或上门问诊,一个应用程序即可立即访问阿联酋全部医疗服务。 阿布扎比卫生局还将会优化Sahatna的AI症状检查功能。“比如当一个人提问我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高,我应该服用什么药物,Sahatna会查看并分析他的整个医疗健康记录以及病史,给予一套定制干预方案。如果AI判断情况紧急,则立刻联系急诊。” “我们正在开发基础设施,使先进的数字健康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实用、安全、易于获取。从远程诊断到预测分析,人工智能与健康的融合正在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但关键是政府部门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来进行更智慧的监管和优化。”H.E.Ibrahim AI Jallaf说。
从不同的视角谈AI发展
最近,一款名为Manus的AI代理人产品引发关注,号称“全球首款通用型智能体”。它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如筛选简历、规划旅游、分析股票、寻找供应商等,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虽然它还在测试阶段,但似乎预示着,AI应用范式的变革正在到来。
AI代理是新的数字劳动力
如果说,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2022年以来卷起的AI浪潮的第一波,那么,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则毫无疑问是第二波。
生成式AI擅长于创造力和自动化,而代理式AI更像是数字帮手,能够处理工作流、解决问题,并在各个领域(如人力资源、软件工程、数字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中提供实时支持。
CES 2025黄仁勋在演讲中表示,我们正式进入了代理式AI的时代。他认为,“AI代理是新的数字劳动力”,“未来,每家公司的IT部门都将成为AI代理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工智能代理产业将是一个“万亿美元级的机会”。
2025年预计将成为企业充分利用AI代理的一年。根据ChatGPT的说法,“在许多情况下,AI将接管常规或重复性的任务,从而解放人类员工,让他们专注于战略性和创造性的活动”。ChatGPT自身就处于迈向个人代理的过程中。
2025年一开年,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称:“在2025年,我们可能会看到首批AI代理加入劳动力市场,并实质性地改变企业的产出。我们仍然相信,将强大的工具迭代地交到人们手中,将带来广泛分布的卓越成果。”
接下来,市场迅即看到了OpenAI在这方面的第一次认真尝试:
1月14日,OpenAI宣布推出名为Tasks的测试版新功能,为ChatGPT增加了一些基础的自动化功能。无论是一次性提醒还是周期重复性任务,现在只需说明需求和完成时间,ChatGPT就能自动定时实现。
1月23日,OpenAI推出一款名为Operator的通用型 AI代理的研究预览版,能够控制网页浏览器并独立执行某些操作。Operator首先面向ChatGPT的200美元包月Pro订阅用户在美国推出,公司计划未来将其集成到所有ChatGPT客户端中。
Tasks让ChatGPT在实用性上更接近Siri或Alexa,而Operator展示了传统虚拟助手所无法实现的新能力。据OpenAI介绍,Operator旨在自动化各种任务,例如预订旅行住宿、预约餐厅以及在线购物。在Operator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多个任务类别,包括购物、外卖、餐饮和旅行等,每个类别都支持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操作。
当ChatGPT用户启用Operator时,会弹出一个小窗口,显示该智能代理用于完成任务的专用网页浏览器,并附带对其执行的具体操作解释。在Operator运行期间,用户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屏幕,因为Operator使用的是独立的浏览器。
OpenAI在支持文档中补充道:“目前,Operator无法可靠地处理许多复杂或专业化的任务,例如创建详细的幻灯片、管理复杂的日程系统,或与高度定制化或非标准的网页界面交互。”此外,出于谨慎考虑,OpenAI要求对某些任务进行监督,例如银行交易。
Operator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但其优势在于ChatGPT的广泛应用以及OpenAI强大的模型集成能力。然而,Google、Microsoft和Meta等公司同样拥有深厚的资源和庞大的用户基础,而Rabbit、Adept和Perplexity等初创公司则在AI自动化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
如今的竞赛核心在于,谁能打造出最可靠、安全且高效的AI代理,并顺利融入现实工作流程。
未来,AI代理将如何发展,以及谁能在代理式人工智能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将会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一大看点。
麦肯锡全球总裁表示AI重塑工作
中国公司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飞机EH216-S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和降落。EH216-S有16个螺旋桨,充满电只要2小时,最远能飞30公里,最快速度130公里/小时。它完全自动飞行,没有驾驶员,系统能让飞机躲开障碍物,保证安全。如果飞机的一个螺旋桨坏了,也不会影响整个飞机的飞行,飞机可以继续平稳飞行。
这种飞机已经在多个国家使用了,它能用来送快递、灭火和医疗救援;游客还可以坐它从空中看风景;它还可以作为“空中出租车”,帮助人们更快出行。
2024年,亿航智能公司卖出了216架飞机,赚了4.56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家赚钱的电动飞行器公司。他们在广东的工厂每年能生产600架飞机,目前计划制造更多型号的飞机,比如专门灭火的飞机。
现在,亿航智能正和各国政府合作,希望让这种智能飞机成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让人们的生活更安全、更环保。
中国科技公司智元机器人发布了新一代双足人形机器人“灵犀X2”。
机械熊北北
开发Manus的程序员季逸超
AI公司Monica创始人肖弘
梦想和创造力永远没有终点。
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它的陪伴
它就像一个小医生,随时提醒我注意健康。
Blake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年轻人
杭州灵伴科技是一家专注于AR(增强现实)眼镜研发的科技公司
现在他的梦想是让坐火箭像坐飞机一样方便。
最近,苹果公司展示了一款特别的机器人设备——智能“跳跳灯”。它的设计灵感来自皮克斯动画《顽皮跳跳灯》,不仅能照明,还能像朋友一样与人互动。
这个机器人有灵活的机械手臂和会变颜色的灯光。当你要出门时,它会低下头表示“舍不得”;提醒你喝水时,会用灯光照向水杯;听到音乐会跟着节奏跳舞。它还能把教学视频投影到墙上,帮助用户学习新技能。
机器人内部装有摄像头、投影仪和麦克风。它能听懂人的话,也会用点头、摇头来回应。苹果公司开发了特殊系统,让机器人既能完成任务,又能表达情绪。测试中,带表情动作的机器人比普通机器更受欢迎。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参与创建皮克斯动画公司,跳跳灯是皮克斯的标志。这次设计既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苹果探索智能家居的新尝试。苹果公司放弃造车计划后,开始重点研究家庭机器人,预计2026年后推出相关产品。
许多年轻人觉得这个机器人“像动画里的朋友”,非常有趣。但也有人担心价格太贵(可能超过5000元),老年人可能不习惯使用。目前它还在测试阶段,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实用。
这款“会动”的台灯展示了科技温暖的一面。通过简单的动作和灯光,机器人与人类建立了新的交流方式。虽然现在还不完美,但它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智能家居的可能性。
他希望自己健康活到100岁甚至更久,还想让所有人未来都能延长寿命。
最近,全球多家科技公司宣布将免费开放人工智能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中国公司“强脑科技”(BrainCo)发明的智能仿生手非常厉害,现在全世界很多人都在用。
硅基流动(Silicon Flow)是一家在北京的人工智能公司
小鹏公司设计了一款特别的飞行汽车,名字叫“陆地航母”
B2-W机器狗非常厉害
强脑科技是一家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的公司。
罗福莉是一位很厉害的人工智能专家
近年来,杭州出现了六家前沿科技公司,它们被称为“杭州六小龙”。
梁文峰是科技公司DeepSeek的创始人。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了计算机,后来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了博士学位,还是研究计算机科学。毕业后,他先在微软公司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然后又去了腾讯公司工作,他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 2015年,梁文峰和团队一起成立了DeepSeek公司。他们开发了很多有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解答数学问题、自动编写代码等等。这些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快完成作业,也帮助上班族提高工作效率。梁文峰还支持免费分享公司的技术代码,让更多人都能使用。他说:“好的技术应该又便宜又好用!” 现在,DeepSeek的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大公司开始和他们合作。梁文峰一直都在很努力地工作,他想做更好的人工智能应用, 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方便。
宇树科技公司占了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差不多70%的份额,排名行业第一,这家公司生产的机器狗在全球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有媒体认为,宇树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科技巨头的中国公司之一。有人把“宇树机器狗”与“大疆无人机”并列,认为中国科技正在改变全球军事的未来:天上看大疆,地上看宇树。 2024年12月,宇树科技发布了一段关于机器狗的视频,让国内外的无数网友受到了震撼。视频中,机器狗动作灵活,不仅能做出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还能在山地、丛林、激流等各种复杂地形下自由穿行,有极强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公司官方数据显示这个机器狗能够连续运行5个小时以上,最快速度20公里每小时,最大负重120公斤,背40公斤时的最大续航里程可达到50公里。连马斯克也转发了这段视频,并表示:“未来战争将是机器人的战争。” 宇树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叫王兴兴,与很多科技公司的学霸创始人不同,王兴兴并不是顶级名校的学生,他说自己是“学渣”。王兴兴的英语成绩从小很糟糕,英语老师对他妈妈说:“这孩子有点笨。”这让王兴兴非常自卑。小时候,王兴兴说自己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而且他想如果自己以后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可能比一个人做研究更有价值。王兴兴大学毕业后去大疆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他创办了宇树科技。这一年,王兴兴26岁。“取名宇树,就是希望运用各种各样的科技,推动整个人类的进步,帮人类点亮科技树。” 王兴兴认为,要想改变全球机器人市场格局,关键在于做一款性能稳定、价格很低的产品。在他的带领下,宇树科技打破了机器人市场的高价壁垒,把几十万元的四足机器人,带入了万元时代。极致的性价比,让宇树迅速打开了市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022虎年元宵节晚会、2023年SuperBowl(美国春晚)、2025年蛇年春节晚会等,都有宇树机器狗的身影。2024年,宇树科技正式发布人形机器人G1,不仅综合性能卓越,售价也远低于国际同行,只卖9.9万元。
2025年,开源大语言模型(LLM)领域的“最大黑马”是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
最近,由于TikTok在美国有可能被禁用,成千上万的“TikTok难民”开始涌向了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根据美国国会2024年通过的法律,TikTok需要在2025年1月19日前与母公司字节跳动分离,否则它在美国会被全面禁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希望美国最高法院暂停这个命令,他表示在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职后,会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关于TikTok的争议。 由于美国用户对禁止使用TikTok感到不满,很多人开始转向小红书,使得小红书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中的免费应用排行榜上登顶。目前,小红书上关于“TikTok难民”的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小红书是2013年在上海成立的社交电商平台,它通过内容创作和社交推荐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有网友把小红书称为中国版的Instagram,它在页面设计和社区打造方面与TikTok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像抖音那样,小红书不区分中国版和国际版,它允许国外用户与中国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享内容并互动。此外,小红书还方便美国用户使用美国手机号注册,满足了用户在分享内容、商业合作等方面的需求,这对美国用户具有很大吸引力。另外,小红书的用户变现模式也与TikTok类似。为了找到合适的替代Tiktok的社交平台,一些TikTok上的网红开始向网友们推荐使用小红书,人们纷纷涌入了小红书。
Ropet 是一只人工智能宠物。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Ropet 是Robot 和 Pet两个词组成的,又是机器人又是宠物,它就是一只聪明的机器人宠物。
和我们以前见过的AI 宠物不同,Ropet 没有看起来很科技的外表,它看起来毛绒绒的,很可爱的,像一个真的动物一样。在它的绒毛下面有一个加温系统,这能让它的体温一直保持在 37 度左右。人们用手指抚摸它们时,就会感到像抚摸真的动物一样。
Ropet 会让人们想起Big Hero 6中的大白Baymax,他看起来胖胖的,而且还可以陪伴人,可以帮助人做很多事,这让很多人很喜爱他。
在 CES 2025 上,一款名为 Ropet 的新家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Ropet 可以分为 Robot 和 Pet,分别代表了机器人和宠物,可以说,这就是一只机器人宠物。 和我们之前常见的 AI 宠物不同,Ropet 抛弃了科技的外表,采用了可爱的形象设计和毛绒绒的材质,在绒毛下还配备了一个加温系统,使其温度维持在 37 度左右,当人类的手指抚摸它们时,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动物触感与温度。 Ropet 的设计,会让人们想起《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中的大白(Baymax),他胖胖可爱的外表、温暖的陪伴功能,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不过,想要像大白一样受到欢迎,光有外表和温度还不够,如果 Ropet 不够智能,你会觉得它只是一只很蠢的毛绒玩具。 Ropet 会依靠 AI 来识别人类的动作、语言、面部表情,并推断情绪状态,作出反应。 例如在用户感到低落时安慰他们,或者用肢体语言表示陪伴,在感受到人类的抚摸时,也会模拟出宠物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Ropet 的眼睛其实是两个屏幕,可以显示面对人类不同的行为或情绪时,Ropet 自身的情绪反应。 借助摄像头、传感器、AI 与眼球显示屏,Ropet 可以做到一些有意思的互动。比如它会表示饥饿,并发出肚子咕噜咕噜的声响,当人类像逗宠物一样将食物放在它面前时,它会借助摄像头和 AI 记住事物的样子,当再次看见同样的食物以后,它会在眼球上显示食物的图标,并发出咀嚼的声音。 Ropet 还搭载了一个自适应的学习算法,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记录并分析用户的习惯和喜好,并根据这些信息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模式,提供更适合的情感支持。 更有趣的是,Ropet 会借助 ChatGPT 获得更聪明的进化,和你进行更深入、更有意义的对话也没问题。 每次互动后,Ropet 都会给用户一定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换取新的配件和软件更新,让 Ropet 保持新鲜感。 Ropet 配有各种口罩,以及各种毛皮颜色,总重 600 克,可以使用无线充电,充电30 分钟,续航时间可以长达 2 个小时。 Ropet […]
The Worlds I See: 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t the Dawn of AI
手机无线充电已经实现,电动汽车是否也能无线充电?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江朝强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项新型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新的充电方案。这项技术让无线充电效率达到了96%,充电系统的体积减小了20%、重量降低了14%,为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和推广带来了新的可能。 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电磁场把电能从充电器无线传输到电池的一种方法,它的核心优势是无需插拔充电线,只需要把电动汽车停放在充电区域内就可以完成充电,这让充电变得更加方便,也降低了充电接口故障。“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一些高端电动汽车中,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来这种充电方式有望成为主流。”江朝强说。 该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停车场、购物中心、家庭车位等场所,还可以把无线充电设备嵌入道路,使电动汽车实现“边开边充”,尤其适合长途卡车和公交车。 江朝强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驶入充电区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充电,这会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营效率,有利于推动智能交通网络的建设。 在未来的智慧城市中,电动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充电技术可与智能电网相结合,优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随着这项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降低,它还有望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女歌星Taylor Swift说中文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火起来了。在这个视频里,她说着又流利又地道的中文,脸上的表情很自然,就像中国人说中文一样,难道她真的把中文说得那么好了吗? 但是Taylor说中文的视频并不是真的,它是人工智能软件HeyGen做出来的。在HeyGen上,用户只需要上传一段2分钟的小视频,它就可以把视频的效果做的和真人一样,即使是手势、表情和口型也可以被灵活调整。 HeyGen可以利用数据创造全新的内容,它可以把文本直接生成视频,并且可以让用户使用各种各样的AI形象和声音。目前,HeyGen提供了超过100份数字人模版,包括了广告、电商、新闻等方面,它也可以自己编辑内容、生成内容。同时,HeyGen还支持300种不同音色和40种语言,还具有视频翻译功能。用户还可以把视频直接翻译成其他语言,这对于那些跨国工作的人们非常有用。 通过这种定制化的方式,HeyGen可以又快速又简单地制作出各种视频。HeyGen让很多不会剪辑视频的人也不用担心了,用户真的可以用视频自由地表达想法了。 值得注意的是,HeyGen现在已经实现了盈利。它有非常详细的付费方案,对个人版、企业版进行了分类,用户可以选择包月或者包年付费,还可以选择其他的付费功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每月需花费48美元。Heygen公司透露,产品上线后178天以来,收入就达到了100万美元。
又一家瞄准L4级自动驾驶的中国Robotaxi企业在美股上市。当地时间11月27日,小马智行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PONY”。交易首日,美股科技股普跌,小马智行股价下跌7.69%,收报12美元/ADS,市值约为42亿美元。盘后交易中,小马智行股价上涨2.75%。 若承销商悉数行使超额配售权,小马智行将以13美元/股的发行区间价上限,发行总计23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对应1份普通股),融资额可达2.99亿美元。结合同步私募配售的价值约1.53亿美元的普通股,小马智行此次IPO总募资金额有望达到约4.52亿美元。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业务主要包括自动驾驶出行(Robotaxi)、自动驾驶货运(Robotruck)以及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截至目前,其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已累积近4000万公里。 成立以来,小马智行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丰田汽车、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招商局资本等。其中,丰田汽车是持股比例最高的战略投资人。 小马智行招股书显示,IPO之后,丰田汽车在公司的持股比例为12.1%。小马智行管理层的合计持股比例为24.8%。其中,两名联合创始人彭军、楼天城分别持股17.3%和6.1%,对应55.6%和19.5%的投票权。 按照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标准,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可分为L0至L5共六个级别。其中,L1至L2为辅助驾驶技术,L3及以上为自动驾驶。L4是指在绝大部分场景下,车辆可实现自动驾驶,不需要人类驾驶员干预。 过去数年,自动驾驶赛道步入沉淀期,初创企业策略出现分化,以Momenta为代表的一批公司调整策略,将资源集中到短期内能规模落地的高阶L2自动辅助驾驶,即车企目前纷纷竞逐的高阶智驾。目前,Momenta已和上汽、比亚迪、吉利、广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合作。 小马智行是少数继续坚持“一步到位”的L4路线的企业之一。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一名小马智行人士告诉财新,当前Robotaxi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尚较为有限,这主要是因为Robotaxi暂时还不具备商业化大规模落地的环境和条件,但公司将该板块视为未来最大的增量方向。 据小马智行招股书,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营收约3950万美元,同比增长85.5%。其中,Robotaxi的业务收入为470万美元,Robotruck的业务收入为2740万美元,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的收入为740万美元。 小马智行是国内最早布局Robotaxi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批在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取得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截至目前,小马智行已在全国投放250多辆Robotaxi车辆,并在北京、广州和深圳开启全无人Robotaxi商业收费。小马智行预计,公司的Robotaxi业务有望在2025年实现单车运营毛利由负转正。 Robotaxi企业目前多采取车企、自动驾驶企业和出行平台三方合作的模式。其中,车企负责整车量产,出行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场景和获客渠道,自动驾驶企业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和运营解决方案。 以小马智行、广汽集团和丰田汽车的合作为例,三方成立合资公司,部署前装量产的Robotaxi。广汽集团和丰田汽车的合资公司广汽丰田负责生产用于Robotaxi的纯电动车辆。此外,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接入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平台。 Robotaxi市场以“强政策依赖”为特征,政策条件与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相关商业模式大规模落地仍有待监管层进一步解锁政策。在这之前,Robotaxi公司还需要通过其他业务“造血”。 小马智行尚未实现盈利。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为9389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约1.05亿美元的净亏损有所收窄。前述小马智行人士称,小马智行目前要靠Robotruck和技术授权与应用两块业务“养家”。“这两块业务目前能提供一定的现金支持,Robotaxi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该人士说。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的赛道几乎重叠的。美国时间10月25日,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近年来,文远知行在更明确地尝试“沿途下蛋”,即先行商业化落地一部分技术来产生收入。例如,该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合作开发博世中国高阶智驾解决方案,该系统已搭载于奇瑞的几款量产车型上。
10月29日,小米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新产品发布会。小米公司总裁雷军除了发布小米15系列手机等产品以外,还宣布了小米汽车SU7 Ultra的诞生。雷军表示“SU7 Ultra是一款小米SU7系列里定位最高端、性能最强大的一款‘科技轿车’”,雷军正式宣布这款车型的售价为81.49万元。 这个价格公布之后,让行业内外的人们都感到很惊讶。对于一些米粉来说,他们选择小米的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又便宜又好用,无论是手机还是小米汽车,但是这款汽车的价格明显“太贵了”。尽管这辆车从0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只需要1.98秒、设计的最高时速能达350公里每小时,并且在电机和电池包方面都是超强配置,但在价格方面还是让很多米粉充满了“买不起”的遗憾。 发布会后,小米汽车官方宣布,这款小米SU7 Ultra在正式预定开始后的10分钟时间里,预定数量已达到了3680台的规模。如果说过去小米坚持的是性价比路线,那么现在小米要走的路线,就是高端品牌的路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款车型的意义不是为了扩大销量,而是为了提升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那些一直觉得小米性价比高的米粉,显然并不是这这辆车的目标用户。
9月26日晚,在深圳一场无人机表演开始了,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组成了多种图案,让整个夜空变得十分漂亮,这个表演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少网友表示“神奇、壮观、了不起”,同时他们也在热烈地讨论:“这些无人机是如何做到不互相撞击的?”“这是新型烟花秀吗?”等等。 事实上,无人机表演结合了一系列尖端技术,需要解决很多难题。尤其是表演时的无人机队形变化,如果起飞时间安排不对,无人机就可能撞到一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并且随着无人机数量的增加,飞行计划变得更加复杂,空中相撞的风险也会变大。有一位年长的网友说:“我已经是个老人了,这样的技术在我年轻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深圳的无人机表演视频,并且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看起来他对深圳无人机表演也很关注。在他的推文下,有网友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电脑动画呢”。 作为一座致力于发展科技的城市,深圳已经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关于科技的发展和未来的边界,深圳还会继续探索。
特斯拉计划在2026年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为了最大程度免于人工维护,Cybercab将使用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是指车辆不需要充电枪和电缆连接充电,车辆底部接收器与地面充电板对齐、且频率相同,充电就能自动进行。无线充电技术已有实际应用案例,但其成本较高,且充电速度无法与充电桩充电相比,一直没有大规模普及。 在10月31日举行的一个行业论坛上,充电设备及运营企业特来电产品总监徐威介绍,特斯拉等企业正在全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无线充电代表的自动充电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 徐威称,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有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在充电桩上安装机械臂自动充电、无线充电、车辆底部接口充电和移动充电机器人等。 特来电开发的方案属于车辆底部接口充电,即在车位地面安装充电装置,在车辆底部安装充电接口,车辆停放到位,即可启动连接充电。 特斯拉计划应用的无线充电也有不少支持者。亿创智联(浙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攻无线充电。该公司总经理杨国勋称,无线充电将是自动驾驶无人化运营的关键一环,无论是乘用车还是低速无人车,都广泛需要无线充电。 杨国勋介绍,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成本还比较高,这是因为量产应用的车型还比较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供应链也还没有成熟。到2030年,随着使用无线充电的车型越来越多,无线充电成本有望显著降低。 针对外界担忧的无线充电电磁辐射和充电损耗,杨国勋称,无线充电系统实际辐射值远低于国际标准,在充电效率方面,现有技术已可以达到90%至93%,略低于有线充电。2024年以来,特斯拉已申请数项无线充电相关专利。该公司近期在社交媒体公开称,Cybercab充电效率“远高于”90%。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狄士春称,当前行业内探索的自动充电技术可大体概括为“车找桩”和“桩找车”两类,车辆底部充电和无线充电属于“车找桩”,这要求车辆具备较强的自动驾驶能力。还有企业正在开发自动充电机器人等“桩找车”方案,这类机器人自身相当于一辆低速无人车,配备储能电池,可自动行驶到车辆旁,通过自身搭载的视觉系统和机械臂找到车辆充电口,并为其充电。 狄士春认为,“桩找车”是当前行业主要需求方向,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和普及,“车找桩”将是未来规模需求方向。 他指出,早在2012年,高通等企业就成立了无线充电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并推出过相关产品,但十多年来,无线充电没有大规模量产应用。除了成本较高,主要还是因为无线充电等底部充电方案要改变车辆底盘设计和结构,车企较难采用。 狄士春称,自动驾驶运营车辆在这方面顾虑较小,可能是未来无线充电最容易大规模落地的场景。 充电运营企业南通帕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军龙称,除了无线充电,现在国内行业已经付诸商用的换电方案与自动驾驶的契合度也很高。他认为,自动化和无人化无疑是方向,未来各种方案都有机会接受市场检验。
10月24日,宁德时代发布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汽车专用电池。搭载这款电池后,车辆在纯电状态下的最长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同时具备超充性能,充电10分钟可增加续航280公里。 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是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形态。这类车辆同时搭载电池和发动机,日常行驶可以完全用电,体验和纯电动汽车没有差别;当电池电量不足且充电不便时,车辆可以改由发动机烧油驱动,或者由发动机发电给电池充电,混动汽车因此没有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混动车辆的缺点是电池普遍续航里程短,需要频繁充电,而且充电时间又太长。 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称,增混专用电池是为了补足混动汽车电池的短板。宁德时代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钠电池和锂电池混装版本。两种电池以一定比例混合组装,能够发挥钠电池耐低温性能,保障电池在严寒天气也能正常充电、放电。 钠电池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类似,均由正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依靠钠离子或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实现电能的存储和输出。区别在于,钠电池能量密度低一些,但安全性能和耐低温性能更好。 宁德时代于2021年发布钠电池,并推动其量产落地。2023年以来,锂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钠电池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不具备成本优势。宁德时代探索推出钠电池和锂电池混装的AB系统。宁德时代方面称,AB系统可以同时发挥钠电池和锂电池长处。 高焕称,增混专用电池已经应用在理想汽车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和启源等品牌车型上,到2025年,应用车型将超过30款。 宁德时代推出增混专用电池是为了响应市场需求变化。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贴全部退出,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暴发激烈价格战。纯电动汽车成本高,消费者也普遍担忧充电不便,2023年以来,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逐渐放缓,插电式和增程式混动汽车异军突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纯电动汽车共销售498.8万辆,同比增长11.6%;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销售332.8万辆,同比增长84.2%。 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电池搭载量较少,这对宁德时代并不是好消息。同时,比亚迪 在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它也是电池企业,与宁德时代是老对手。 宁德时代推出增混专用电池,是希望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获取增量。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称,插电和增程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43%,已是纯电动汽车之外不可忽视的细分市场,这类车型克服短板后能够更大范围替代燃油车。 2024年7月至9月,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的零售量占比连续三个月超过50%。罗坚认为,新能源乘用车已跨过拐点,成为消费者主流选择,未来两到三年,国内乘用车有望实现全面电动化,插电和增程混动汽车将扮演重要角色。
最近,泰山风景区的“机器狗”运垃圾测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泰山风景区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测试使用的机器狗可以背起120公斤的重量。从目前的测试情况来看,它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包括运输能力、攀爬能力、平衡能力以及续航。这个机器狗充一次电能爬4到6个小时,它可以正常行走,也可以快速跑步前进。从连续三天的测试结果来看,可以判断它完全能代替工人挑运垃圾。
泰山风景区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看,机器狗的运营成本投入比较大;但是长期看,它的运营成本肯定比人工成本要低。现在泰山上的挑山工年龄都比较大,挑运工人也越来越难找,所以景区必须考虑用机器人、机器狗补充人力,而且这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很多网友都在讨论被机器狗取代的工人该怎么办,他们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生活会一下子变得困难。景区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次机器狗的测试,泰山80%的路可以用这种机器狗来挑运垃圾,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目前机器狗并不能完全代替工人,垃圾的装卸、路面的清扫、卫生间的管理等工作还需要很多工人,景区也会想办法给那些被机器狗代替的工人安排新的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机器人的李教授表示,普通劳动者可能会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冲击,人们应该学会适应这个趋势,学习更多的新技能、新知识,为未来做准备;政府要更加重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也要创造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激励人们创新与创业,带来更多新的工作机会。
10月21日,苹果官方宣布iPhone16系列手机降价,最高优惠1600元。当晚,唯品会等电商平台也宣布iPhone16全系列降价500元。唯品会的客服介绍,平台超级VIP用户购买iPhone16系列产品,还有最高十二期的分期免息政策。
苹果以前很少在新手机发布后不久就在线上或线下销售渠道降价,不过,这种“不轻易降价”的传统正在改变,目前面对市场份额的变化,苹果不得不改变策略。
苹果公司的新款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还不错,与2023年的iPhone15相比,上市后的前三周销量增长了20%,高端型号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销量尤其好,与2023年的同类机型相比,它们的总销量增长了44%。
不过,苹果仍然面临来自华为、Vivo和小米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在过去三周内,iPhone在中国的总销量同比下降了2%,原因是老款手机销量下降,以及与华为Mate和Pura系列手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本周,苹果公司CEO Tim Cook来到了北京,他参加了很多官方和非官方的活动,表现出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Robotaxi的商业模式是希望代替人类司机,提供出行服务。实际上,目前Robotaxi车队规模很小,研发成本很高。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的创始人Kyle Vogt表示,从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到建立安全、合法的Robotaxi运营网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举了一个例子,Cybercab没有方向盘和踏板,不符合美国法律的要求,政府是否同意Cybercab上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位自动驾驶行业的分析师认为,Robotaxi在中美两个国家存在不同的挑战。在中国面临的路况更复杂,有人质疑自动驾驶汽车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同时,中国并不缺少司机,他们的收入也不高,政府也不会允许Robotaxi快速取代他们。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开私家车出门。短期内,Robotaxi抢司机饭碗的情况不会出现。
也有人对Robotaxi的发展很乐观。一名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高管认为,Robotaxi还没得到广泛的认可,根本的原因是产品和技术还需要进步。如果有了符合未来出行需求的先进产品,整个行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前Robotaxi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研发投入、车辆购置和定制改装、运营维护等部分,仅靠提供打车服务获得收益。 Robotaxi的商业模式是希望以更低成本的车辆和系统替代人类司机,提供出行服务。但在实际应用中,车队规模小,导致定制改装成本较高,Robotaxi无法抗衡人类司机和量产车的组合,Robotaxi公司的高额研发投入还需要分摊,而打车服务收益填不上这些缺口。 如果按照Robotaxi公司模式运作,特斯拉无疑有很多优势。美国新车平均售价超过4万美元,至少比马斯克宣布的Cybercab价格贵了30%。美国一名Uber司机月收入约为7000至8000美元,而Cybercab不需要司机,无线充电、机器自动清洁等设计都是为了尽可能免除人工维护。此外,特斯拉自己生产销售汽车,规模持续扩大,足够分摊FSD的研发投入。 但马斯克并不想重复Robotaxi公司做法,他可能希望将Cybercab出售给个人或企业,特斯拉提供运营平台和接口,车主除了自己使用Cybercab,还可以在车辆空余时间将其分享出去赚取收益。他还说,Uber等平台网约车司机可以转型管理Cybercab车队,就像牧羊人照顾羊群一样,“你有一群车,你照顾车群,这将是一个有趣的商业模式”。他认为Cybercab还可以有偿提供分布式算力服务。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ruise的创始人Kyle Vogt称,从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到建立安全、稳健、合法的Robotaxi运营网络,需要做大量工作。他列举了15个关键问题,例如Cybercab没有方向盘和踏板,不符合美国现行法规要求,政府能否许可Cybercab上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斯拉FSD以及远程应急管理系统能否应对一些特殊场景也是未知数。 一名车企智驾业务负责人称,现实交通中各种意外状况无法避免,特斯拉若想运营Cybercab网络,可能需要和百度“萝卜快跑”一样具备云端代驾功能。“云端代驾”是指由安全员远程接管车辆,处理一些棘手情况。这名负责人介绍,云端代驾在技术上较容易实现,只是会额外增加成本,一名远程安全员可以运维多少辆车则取决于智驾系统技术水平。 即便是在中美两个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最活跃的国家,Robotaxi也存在不同挑战。标普全球自动驾驶高级分析师认为,中国交通场景丰富,Robotaxi面临的路况更复杂。同时,中国并不缺少司机,该群体的平均收入也不高。美国情况不同,汽车保有量处于全球高位,人们更偏爱私家车出行,例如Uber在美国的季度订单量可能只有滴滴在中国内地的一半。短期内,Robotaxi抢人类司机饭碗的情况不会出现。他预计,到2030年,这类车辆在新车销量中占比仅为5%,到2035年才会增长到10%。 也有部分技术人士对Cybercab抱乐观态度。一名自动驾驶企业技术高管认为,Robotaxi还没有获得广泛认可,根本原因是产品和技术尚不过关。Robotaxi当下的处境很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如果有了真正符合未来出行需求的产品,预测模型就会发生根本变化。
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与福特汽车签署供应协议,计划向福特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动商用车供应电池,协议供应总量达109吉瓦时(GWh)。 LG新能源称,上述供应计划从2026年开始实施,合同期限为四至六年。双方没有披露合同金额。 LG新能源和福特汽车还达成协议,LG为福特汽车一款在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电池生产地点由LG新能源设在波兰工厂改为设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工厂。LG新能源称,这是为了就近供应,提高业务效率,同时利用现有的市场利好条件,比如美国政府提供的税收抵免优惠。 美国从2023年开始鼓励电动汽车发展,消费者购买满足条件的电动汽车可获得最高每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获得优惠的条件主要包括:电动汽车整车需在北美生产;电池组件和电池关键原材料在北美本地化生产也要达到一定比例。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可以豁免。LG新能源从波兰工厂向福特汽车供应电池,可能会影响其电池组件和关键原材料本地化比例。 LG新能源近期还拿到另外一笔美国市场订单。10月8日,LG新能源宣布将向梅赛德斯-奔驰美国及其他地区子公司供应总量50.5GWh电池,合同期限为2028年至2038年。 两个订单金额巨大,但最快也要从两年后才开始执行,LG新能源还需要面对当前市场低谷期。韩国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LG新能源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为12.1%,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同期,排在全球市场份额前两位的分别是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比分别为37.1%和16.4%。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国内电池企业借势逐渐在市场份额占据优势。近年,随着中国车企和电池企业陆续出海,LG新能源的海外市场份额也遇到挑战。实际上,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中,宁德时代的份额也领先于LG新能源。 锂电池按照正极材料区别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类,二者产品性能各有优劣,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好、成本低,但能量密度不高。之前海外车企和电池企业普遍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无法应用在乘用车上,三元电池才是趋势,它们基本上没有磷酸铁锂电池相关业务。而中国电池企业持续改进电池组装结构,支持电动汽车实现更长续航里程。 特斯拉最早在中国市场使用宁德时代供应的磷酸铁锂电池,很快将其应用范围扩大至全球。其他车企在成本压力下纷纷选择跟进。福特汽车于2023年2月和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使用技术授权方式在美国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近日,通用汽车也透露,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通用汽车没有在公开场合披露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来源,宁德时代是市场猜测对象之一。 最近,中国电池企业扩张势头遭到打压。2024年开始,使用中国电池产品和原材料的电动汽车无法获得美国税收抵免。9月27日开始,美国对中国动力电池产品额外加征25%关税。 2023年8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正式实施,对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电池产品提出碳足迹和回收比例等要求。一名电池企业高管评论称,可能只有到欧盟本地生产才能达到欧盟法案要求。当前中欧之间正在围绕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博弈,中国电池企业出海可能无法一帆风顺。 LG新能源和其他韩国、日本电池企业则有望利用这一历史机遇“重返战场”。10月7日,LG新能源发布中长期业务规划,其中包括推出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和新一代电池等计划。LG新能源希望,2028年营业收入相比2023年实现翻倍。LG新能源2023年营收为3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60亿元)。
10月10日,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PhoneGPT, vivo把PhoneGPT叫做“手机智能体”。vivo副总裁介绍,PhoneGPT可以准确识别手机屏幕上的内容,它可以操作手机的电话、短信等应用软件,完成用户给它的任务。
为了让用户明白怎么用PhoneGPT, vivo演示了“小V订座助手”这个应用软件。用户提出餐厅名字、预约时间、就餐人数等信息后,小V已经自主打开了订餐应用软件,并且开始查找用户提出的餐厅。小V最终准确地找到了餐厅,然后“小V”自动给餐厅打了一个电话,顺利地完成了订座任务。vivo副总裁表示随着手机芯片AI算力越来越强,未来PhoneGPT会实现更强大的功能,它会变成越来越好的私人助理。
2024年第二季度,vivo全球市场出货量约为2590万部,市场份额为9%,排名第四;在中国大陆,vivo出货量约为1310万部,市场份额约19%,排名第一。
麦肯锡10月18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支付报告》预计,到2028年底,全球支付行业收入总额将从2023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至3.1万亿美元。不过从增速角度而言,《报告》指出,未来五年的增速将由2018年至2023年间的每年增长7%放缓至每年增长5%。 《报告》指出,监管机构希望支付流程能够更快、更实惠、更高效,以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但同时也会要求支付机构建立完善相关的清算和结算基础设施,以处理大量交易,并且实现实时的对账、争议解决和退款。 “层出不穷的欺诈手段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这意味着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也必须全方位升级,提升反应时间、完善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麦肯锡公司多伦多分公司合伙人Uzayr Jeenah指出,支付机构和银行需要加强实时欺诈预警监控、强化客户认证和线上“了解你的客户(KYC)”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消费者的反欺诈知识普及。 《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现金使用量已下降至2019年水平的八成,并且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继续下降。“几乎每个主要市场都已经建立了即时支付的基础设施,这将加速现金和支票的逐步淘汰。” 在不同市场,即时支付的推广路径不尽相同。《报告》指出,在英美国家等信用卡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即时支付不太可能轻易取代信用卡;相比之下,“在巴西、印度等原先习惯于现金支付的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即时支付可能会占据C2B(客户对商户)的支付份额。” 《报告》显示,支付行业的平台化、“小微企业化”趋势较为显著。“我们估计,商家正在向Shopify等平台以及亚马逊、eBay等电商市场聚拢,这些平台和电商市场处理着全球约三成消费者支付交易。” 根据麦肯锡统计的数据,全球支付行业中,消费者端占比约48%,商户端占比约52%。不过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和商户占比表现出了较大差异。例如亚太地区的商户的全球支付占比约62%,而消费者只占38%;相比之下,在北美地区商户的支付占比为35%,消费支付则占65%。 无论从支付的需求角度还是服务角度,中小企业的角色都更加显著。从需求端而言,麦肯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美国中小企业在解决支付时使用“一对一(vertical-specific)”软件解决方案。同时,“过去十年中,支付企业的总市值从4000亿美元增加到1.4万亿美元,其中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超过384家,较五年前的39家增长了近10倍,总估值达1万亿美元。” Jeenah指出,财资管理系统(TMS)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一种帮助企业简化财务流程的自动化软件系统,主要用于记录资金流动、管理银行账户、管理内部银行业务和金融交易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零工经济,他们需要很快得到报酬、很快得到退款、很快给自己的保险交上钱,尤其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商品和服务是需要‘预付’的。相比之下,以前的电汇形式就不那么友好。”Jeenah表示,“如果传统大型银行不能尽快超过那些专门做TMS、发展势头迅猛的企业或机构,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最近几年来,上海建了很多新的大楼。上海也一直在努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2022年8月底上海首个零能耗大楼建成了。
随着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建筑公司越来越重视建筑是否“绿色环保”,但是这样的标准在建筑行业最难实现,因为建筑行业的产业链长、能耗高、排放量大,建筑业和工业、交通业一样都属于高耗能行业。
零能耗建筑不是一点儿能耗都没有,而是通过各种技术,让建筑自身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大于或者等于自身消耗掉的能源。首先,需要降低建筑自身的能源需求;然后,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使用期间的能耗。
上海2022年新建成的零能耗建筑是一座五层的办公楼,主要依靠光伏屋顶和一个光伏墙补充能源。这座建筑用电量大约每平方米26度,发电量大约每平方米33度,可以实现用电自给自足,而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每平方米用电量达到了70到80度。
北京垂直农场是荷兰建筑公司van Bergen Kolpa Architects 设计的,它是一座漂亮的玻璃大楼,它在北京市区内,没有市民可以想到在这座大楼里藏着一座农场。研究员们可以在这座垂直农场里做食品生产创新方面的研究。
垂直农场面积一共 3500 平方米,农场内有很多蔬菜、水果种植设施。在这里,没有一滴水会被浪费掉,浇农作物后剩余的水会被回收和再利用,这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在夏天,可以通过科技控制室内的小气候;在冬天,可以利用太阳能和LED灯供暖。
垂直农场一共有三层,在第一层和第二层,各种各样的水果和绿叶蔬菜在紫色LED灯的照射下生长,这些灯也让整个建筑在夜晚的时候看起来很漂亮。第三层是最高的一层,在这里可以看到农场的屋顶,这个屋顶具有遮阳和通风的功能,可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很好的自然条件,西红柿和黄瓜在自然光的照射下生长得不错。
建筑师们表示,把需要不同光照条件的农作物放在一座建筑里真是一个大挑战。和传统的农场相比,垂直农场可以融入到城市里,而且可以节约土地,以及能够为城市里的居民们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在拉斯维加斯有一个剧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球形剧院。它高 112 米,宽 157 米,建造它一共花了23亿美元。
剧院里可以坐差不多1.8 万人,里面有超过 1.5 万平方米的屏幕,观众不用戴眼镜就能体验虚拟世界。
这个球形剧院可以变成地球、篮球、南瓜灯,甚至还可以变成是一只大眼睛。
它还可以变成很大的表情包,看起来很可爱,这让游客们很惊讶,他们都说这个大球“太可爱了”。
10月10日,特斯拉在美国洛杉矶发布了完全自动驾驶车型Cybercab、Robovan, 和传统车型相比,新车型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计划在2026年把Cybercab投放到市场上,制造这种车辆的成本低于3万美元,而且运营成本也低至0.2美元每英里。Robovan是无人驾驶巴士,可以让20名乘客乘坐,也可以用来做货车。
目前特斯拉正在测试智能驾驶系统FSD(Full-Self Driving),未来Cybercab或Robovan会依靠升级后的FSD运行。
马斯克表示,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可以在美国得州、加州推出不需要人工监督的FSD。
马斯克是自动驾驶的狂热支持者,他希望把Cybercab卖给个人,车主可以选择在车辆空闲的时候,安排自己的汽车加入特斯拉车队,为车主赚钱。但是马斯克没有说明Cybercab具体的运营模式,以及获得政府许可的具体时间。
方舟投资公司(Ark Invest)力挺特斯拉,其投资报告分析Cybercab会打开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未来五年,Cybercab平台会在特斯拉估值中占到90%。但是也有投资机构认为特斯拉这次发布会让人感到失望。市场分析师认为特斯拉产品不会很快威胁到Uber、Lyft等网约车平台。
一旦自动驾驶实现,商业价值会十分巨大,投资者更希望看到特斯拉的具体计划。
10月12日,特斯拉股价下跌8.78%,这是最近两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10月10日,特斯拉(TESLA)在美国洛杉矶发布了完全自动驾驶车型Cybercab、Robovan以及新款Model Y,三款车型都取消了方向盘或者加速踏板、刹车踏板。 Cybercab只有两个座位,使用鸥翼门,具备无线充电和自动清洁等功能。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计划在2026年将Cybercab投放到市场上,制造车辆的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运营成本低至0.2美元每英里,而现有的出租车运营成本为1美元每英里。 Robovan是无人驾驶小巴,可以让20名乘客乘坐,也可以用来做货车。马斯克表示,Robovan运营成本可以降至5美分每英里至10美分每英里。 自动驾驶可以从L0至L5共分六个级别。L3级和L3以上级别为自动驾驶。Cybercab等车型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为L4或L5级。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选择的是循序渐进的路线,先在量产车型上推出L2级辅助驾驶系统,系统通过收集数据不断迭代,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特斯拉正在量产车上测试智能驾驶系统FSD(Full-Self Driving),未来Cybercab或Robovan也将依靠升级后的FSD运行。 马斯克表示,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可在美国得州、加州推出不需要人工监督的FSD。 马斯克是自动驾驶的狂热支持者,他希望将Cybercab卖给个人,这些车主可以选择在车辆空闲的时候,安排自己的汽车加入特斯拉车队,为车主赚取收入。但马斯克没有披露Cybercab具体的运营模式,以及获得政府许可的具体时间。 资本机构对特斯拉无人驾驶车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方舟投资公司就力挺特斯拉。这个机构在10月8日发布的报告中称,Cybercab将打开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市场,未来五年,Cybercab平台会在特斯拉估值中占到90%的比重。但是有投资机构分析师认为,特斯拉此次发布会的噱头大于实际,让人感到失望。甚至有媒体表示这场发布会是“只戴了牛仔帽却不带牛的牛仔竞技表演”。 特斯拉的发布会只持续了20分钟左右,而且公司也没有披露具体的技术细节,Cybercab投向市场的时间表也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分析师认为这些产品不会很快对Uber、Lyft等网约车平台构成威胁。自动驾驶一旦实现,商业价值十分巨大,行业更希望看到的是特斯拉的具体计划和技术进展。 10月12日,美股特斯拉股价大跌8.78%,收于217.8美元/股,是近两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其总市值降至6958亿美元,在一夜之间蒸发了670亿美元。
目前,肯德基(KFC)在中国已经建了8000多家店。
肯德基在北京和杭州建了两家绿店,这两家店的特色是绿色环保,肯德基希望自己可以发展得更绿色,也希望顾客们可以过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
肯德基在杭州绿店的屋顶上铺了光伏,通过太阳能发电,一年可以产生一万度左右的清洁电力,还可以把这些电存储起来,这能提高餐厅利用能源的效率。
肯德基绿店还使用了智能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把餐厅的能源消耗降低10%左右。
在绿店的装饰方面,肯德基用了很多环保的材料,比如咖啡渣再生皮革、低碳竹材等。
肯德基还推出了可重复使用的餐篮,预计每年可以节约2000多吨纸包装,并减少约20%的餐厅浪费。
在肯德基手机应用软件的“小绿店”中,肯德基会提醒消费者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回答环保问题等,并且会记录好这些低碳行为,低碳行为越多,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碳豆”奖励越多。
顾客们都很支持肯德基的绿店,他们不仅希望自己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也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可持续发展。
一家的上海公司正在制造“空中出租车”,公司计划在2027年把”空中出租车”卖到更多的国家。2023年,这家公司已经发布了第一架电动飞机,这架飞机的名字叫E20 eVTOL,它有5个座位,价格在700到800万元之间。 公司的创始人叫黄雍威,他出生在马来西亚,他的祖先来自中国福建厦门。他在航空行业已经工作超过20年了,他曾经在空客公司担任过工程师。他从小就是一名航空爱好者,16岁的时候他就决定以后要做和航空有关的工作。因为马来西亚没有航空专业的大学,所以他就去了澳大利亚上大学,学习了航空航天专业,毕业后他去了新加坡工作了一年,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后来黄雍威来到中国工作,随着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决定创业。但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都没听过eVTOL这个词,他们觉得黄雍威和他的团队是骗子。现在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eVTOL也慢慢被人们熟悉起来。黄雍威期待实现eVTOL的商业化,他和团队的目标是2026年实现E20 eVTOL大规模生产和交付。 未来坐上eVTOL游览景区,只需要花费200-300元,随着空中游览的价格降低,很多人应该会尝试一下。eVTOL也会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比如从上海到南通,开车需要差不多3个小时,但是坐eVTOL只需要20分钟就到了,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著名的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西部城市宜昌市,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1994年开始建设,一直到2006年才建好,大坝一共长2335米,高185米。从大坝的最高处往下看,可以看到整个长江三峡的美丽景色,就像一副山水画一样。
最早提出建三峡大坝的人是孙中山。他认为有必要在长江上建一个大坝,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水灾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水资源,也可以让船更好地通过这里。后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很多次严重的水灾,政府多次讨论建设三峡大坝,但是都没真正开始修建。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政府才决定开始建设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开始建设后,湖北、重庆两个地方的120万人不得不搬家,他们被安排搬到了的新家园,人们称他们是“三峡移民”。后来,他们的故乡被水慢慢淹没了,虽然他们有乡愁,但是再也回不去了,楼房、商店、学校、医院都被淹没了。
有一位摄影师拍摄了很多照片,他把这些照片放在了一个影集里,这个影集叫《三峡大移民》。后来有一位导演也来到了三峡,他拍了一部电影叫《三峡好人》,讲了移民的故事。
“防洪、发电、航运”是三峡大坝的三大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中,“防洪”是最重要的。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每年发电900多亿千瓦时。目前看来,三峡工程的利大于弊。
网约车平台Uber和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文远知行达成合作,将共同推进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车辆上线Uber平台。9月25日,Uber和文远知行先后公布了上述消息。双方此次合作不涉及美国和中国市场。 Uber与文远知行的合作将首先于2024年底正式落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文远知行曾于2023年7月取得阿联酋首个、也是目前当地惟一一个国家级全域自动驾驶路跑牌照,可在阿联酋全国范围的公共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及运营。 目前,文远知行已在阿联酋运营着当地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车队,当地居民可以通过阿联酋人工智能企业G42旗下的TXAI平台使用与该车队相关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与Uber开展合作后,文远知行上述车队将同时接入Uber平台,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Uber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约车和配送服务平台之一,截至2024年二季度,月活用户数达到1.56亿人。在自动驾驶领域,Uber起初采取自研策略,旗下自动驾驶部门ATG的估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然而,Uber在2020年转变策略,于年底宣布将ATG以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自动驾驶技术公司Aurora。 此后,Uber转向通过与外部技术公司合作的方式,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2023年5月,Uber宣布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达成合作,在美国凤凰城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之前,Waymo已在凤凰城通过自营Waymo One平台开展运营;与Uber合作后,Waymo车队亦同时接入Uber平台。 2024年4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公司将在8月8日发布Robotaxi。尽管此后,特斯拉Robotaxi的发布时间推迟到了10月10日,该消息仍重新激活了已相对沉寂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马斯克曾在7月称,期待特斯拉的Robotaxi能在2025年底前启动运营。 Uber的布局也明显提速。8月,Uber与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ruise达成与前述方式类似的合作。同月,Uber还宣布战略投资英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ve,并计划未来在Uber平台上线Wayve的自动驾驶车辆。9月,Uber还宣布扩大与Waymo的合作,2025年在美国奥斯汀、亚特兰大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文远知行是Uber在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上的最新合作伙伴。文远知行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广州。截至目前,文远知行已在全球7个国家的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 文远知行正在申请赴美上市,公司已于7月下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上市申请文件。
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发布了一份拟议规则通知,美国计划禁止进口或在本国销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相关软件和硬件也在禁止范围内。 美国BIS称,禁令侧重关注的是车辆联网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这些系统帮助汽车与外部链接并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这些系统如果遭到恶意访问,可能允许美国“对手”收集最敏感的数据,或远程操纵美国道路上的汽车。 BIS称其调查发现,源自中国或俄罗斯的某些技术对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使用智能网联汽车的个人构成风险。上述禁令旨在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美国司机的安全。 美国BIS计划,从2027年开始禁止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使用上述禁令中的软件,2029年或2030年款车型不得使用上述禁令中的硬件。禁令适用于所有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包括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不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如农用车等未包含在禁令范围。 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称,现在的汽车拥有连接到互联网的摄像头、麦克风、导航定位等技术,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就能理解如果外国对手获得这些信息,他们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商务部正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相关技术产品远离美国道路。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称,智能互联汽车带来很多好处,但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软硬件带来的数据和网络安全风险同样明显,美国将采取措施在问题发生前做好准备。 中国向美国直接出口的汽车极少。9月27日起,美国将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美国新增禁令将进一步冲击中国车企出口美国的信心。此外,美国BIS还关注到中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动向,认为这会带来潜在风险。 中国智能网联软硬件向美国供应的数量没有公开数据可查。实际上,在美国政府2024年3月征求意见期间,已有美国车企提出他们并不总是知道所有软硬件的来源,尽职调查尤其困难。 目前尚无法判断中国政府会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市场,企业竞争也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展开。 特斯拉一直积极寻求在中国落地其智能驾驶系统FSD(Full-Self Driving),百度将为特斯拉提供合规基础设施,保障FSD在中国落地。 特斯拉人工智能团队近期称,FSD计划2025年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市场落地,但还需要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8月21号,北京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大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
这些机器人会做很多事情,有的会做家务,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做咖啡和冰淇淋,有的会和人们聊天…在这里,除了机器人以外,还有机器狗和机器猫…
有一家机器人公司制作了一只机器熊猫,它看起来非常可爱,它看起来像真的熊猫宝宝一样。它的眼睛可以转动,它可以做出很多表情,它还可以发出声音。你孤单的时候,可以把它抱在怀里,它摸起来毛绒绒的,会让你感到到温暖。如果你喂它竹子,它会开心得叫起来。
另外一家机器人公司发明了一款会下棋的机器人,它的名字叫“元萝卜”。它会下很多种棋,它会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很多孩子们很喜欢和元萝卜一起下棋,他们觉得它非常聪明。
还有一个会写字的机器人,它写字写得像书法家写的一样,除了会写字,它还会表演中国功夫和弹奏中国古典乐曲;一些机器人画画画得也很好,但是它们现在只可以画一些简单的画。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在宇宙中,月球离我们很近,人类对月球很向往。
如果月球上没有水,人们就不能去那里旅行或者生活,所以在月球上找到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是科学家说:月球的环境很特别,就算在月球上存在水也会很快挥发掉,这是月球缺水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月球上直接得到水真的很难。
但是一些中国的科学家发现在月球的土壤里有大量的氢,而且月壤里还有铁矿物。如果把月壤加热到1000度,它就会熔化,这样就可以得到水蒸气,就有水了。科学家说:一吨月壤可以产生51千克到76千克水,这相当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这些水可以满足50个人喝一天。
同时,加热月壤得到的氧气还可以满足人们呼吸的需要,得到的氢气可以提供能源,得到的铁可以用来制造电子设备和建筑材料。这让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充满了希望。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设计和研发在月球上制造水的设备,他们希望在2030年之前可以在月球上实验成功。如果真的可以在月球上制造大量的水,人类就可以在月球上开展更多的活动,甚至会有人搬家到月球上住。
最近,中国短视频平台快手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即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这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网友在热烈讨论;同时,可灵也在行业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目前预约申请使用可灵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5万。视频生成需要很强的算力,很多中国的高科技公司都还没进入这个领域,连很有实力的字节跳动都还没发布自己的产品。现在快手在这个领域的突破让人们感到很意外,但人们预测快手不会维持领先优势太久。
可灵是目前快手公司最有影响力的大模型产品,甚至在一些方面的功能超过了Open AI公司的Sora。可灵可以生成2分钟长度的视频,视频的质量非常高,十分清楚,视频也可以被自由调整比例;视频的整体效果非常不错,内容很合理,而且很有想象力。很多网友都发布了他们使用可灵的评价,可灵获得了很多好评,人们纷纷称赞可灵的效果很神奇。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可灵还没有可以打败它的对手。
快手公司在视频生成大模型方面的成功离不开人工智能专家王鑫涛,他其实加入快手公司并没有太长时间,去年他还在腾讯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负责视觉内容生成的工作。快手公司是一家积极拥抱变化的公司,最近他们迅速调整了公司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之前对视频生成业务做出错误判断的负责人已经被调走,王鑫涛领导的新团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视频生成领域,除了实力很强的Sora以外,快手可灵还有很多潜在的竞争对手。根据消息,字节跳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已经在测试了,估计很快就会发布出来;在国际方面,6月 13 日,Luma AI 发布了自己的视频生成大模型 Dream Machine,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片生成高质量的视频,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而且不用预约等待。
一家叫“时的科技”的上海公司正在努力制造“空中出租车”,这家公司目前也在中东地区发展他们的业务,公司计划在2027年左右把”空中出租车”卖到更多的国家。2023年,这家公司已经发布了第一架电动飞机,这架飞机的名字叫E20 eVTOL,它有5个座位,售价在700到800万元之间。
时的科技的创始人叫黄雍威,他出生在马来西亚,但是他的祖先来自中国福建厦门。他在航空行业已经工作超过20年了,他曾经在空客公司担任过工程师。他从小就是一名航空爱好者,16岁的时候他就决定以后要做和航空有关的工作。因为马来西亚没有航空专业的大学,所以他就去了澳大利亚上大学,学习了航空航天专业,毕业后他去了新加坡工作了一年,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后来黄雍威来到中国工作,随着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决定创业。但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都没听过eVTOL这个词,他们觉得黄雍威和他的团队是骗子。现在随着低空经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VTOL也慢慢被人们熟悉起来。黄雍威对eVTOL实现商业化充满期待,他和团队的目标是2026年实现E20 eVTOL大规模生产和交付。
E20 eVTOL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景区空中游览、城际和城市空中出行。目前在有名的5000多个中国景区中,有直升机或者小型飞机的景区不超过100个,这对eVTOL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未来坐上eVTOL游览景区,只需要花费200-300元,随着空中游览的价格降低,很多人应该会尝试一下。eVTOL也会让城际出行变得更加方便,比如从上海到南通,开车需要差不多3个小时,但是坐eVTOL只需要20分钟就到了,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今年3月份,时的科技获得了投资机构2000万美元的投资,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时的科技计划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同时,公司也很关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他们希望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Yī jiā jiào “Shí dí Kējì” de Shànghǎi gōngsī zhèngzài nǔlì zhìzào “kōngzhōng chūzū chē”, zhè jiā gōngsī mùqián yě zài Zhōngdōng dìqū fāzhǎn tāmen de yèwù, gōngsī jìhuà zài 2027 nián zuǒyòu bǎ “kōngzhōng chūzū chē” mài dào gèng duō de guójiā. 2023 nián, zhè jiā gōngsī yǐjīng fābùle dì yī jià diàndòng fēijī, zhè jià fēijī de míngzi jiào E20 eVTOL, tā yǒu 5 gè zuòwèi, shòujià zài 700 dào 800 wàn yuán zhī jiān.
Shí dí Kējì de chuàngshǐrén jiào Huáng Yōngwēi, tā chūshēng zài Mǎláixīyà, dànshì tā de zǔxiān láizì Zhōngguó Fújiàn Xiàmén. Tā zài hángkōng hángyè yǐjīng gōngzuò chāoguò 20 nián le, tā céngjīng zài Kōngkè gōngsī dānrèn guò gōngchéngshī. Tā cóngxiǎo jiùshì yī míng hángkōng àihào zhě, 16 suì de shíhòu tā jiù juédìng yǐhòu yào zuò hé hángkōng yǒuguān de gōngzuò. Yīnwèi Mǎláixīyà méiyǒu hángkōng zhuānyè de dàxué, suǒyǐ tā jiù qù le Àodàlìyà shàng dàxué, xuéxí le hángkōng hángtiān zhuānyè, bìyè hòu tā qù le Xīnjiāpō gōngzuò le yī nián, jīlěi le yīxiē gōngzuò jīngyàn.
Hòulái Huáng Yōngwēi lái dào Zhōngguó gōngzuò, suízhe duì hángyè de liǎojiě yuèláiyuè duō, tā juédìng chuàngyè. Dànshì gāng kāishǐ chuàngyè de shíhòu, hěnduō tóuzī rén dōu méi tīng guò eVTOL zhège cí, tāmen juéde Huáng Yōngwēi hé tā de tuánduì shì piànzi. Xiànzài suízhe dī kōng jīngjì shòudào yuèláiyuè duō de guānzhù, eVTOL yě mànmàn bèi rénmen shúxī qǐlái. Huáng Yōngwēi duì eVTOL shíxiàn shāngyè huà chōngmǎn qīdài, tā hé tuánduì de mùbiāo shì 2026 nián shíxiàn E20 eVTOL dà guīmó shēngchǎn hé jiāofù.
E20 eVTOL de zhǔyào yìngyòng chǎngjǐng bāokuò jǐngqū kōngzhōng yóulǎn, chéngjì hé chéngshì kōngzhōng chūxíng. Mùqián zài yǒumíng de 5000 duō gè Zhōngguó jǐngqū zhōng, yǒu zhíshēngjī huòzhě xiǎoxíng fēijī de jǐngqū bù chāoguò 100 gè, zhè duì eVTOL láishuō shì yī gè hěn dà de shìchǎng, wèilái zuò shàng eVTOL yóulǎn jǐngqū, zhǐ xū yào huāfèi 200-300 yuán, suízhe kōngzhōng yóulǎn de jiàgé jiàngdī, hěnduō rén yīnggāi huì chángshì yīxià. eVTOL yě huì ràng chéngjì chūxíng biàn dé gèngjiā fāngbiàn, bǐrú cóng Shànghǎi dào Nántōng, kāichē xūyào chàbùduō 3 gè xiǎoshí, dànshì zuò eVTOL zhǐ xū yào 20 fēnzhōng jiù dào le, zài yě bùyòng dānxīn dǔchē le.
Jīnnián 3 yuèfèn, Shí dí Kējì huòdé le tóuzī jīgòu 2000 wàn měiyuán de tóuzī, wèi gōngsī fāzhǎn tígōng le zījīn zhīchí. Shí dí Kējì jìhuà zài Zhōngguó shìchǎng kuàisù fāzhǎn qǐlái, tóngshí, gōngsī yě hěn guānzhù Yīdài Yīlù shàng de guójiā, tāmen xīwàng bǎ chǎnpǐn mài dào quán shìjiè.
A Shanghai-based company called “Tcab Tech” is working hard to manufacture aerial taxis. The company is also expanding its busines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plans to sell “aerial taxis” to more countries around 2027. In 2023, the company released its first electric aircraft, named E20 eVTOL, which has 5 seats and is priced between 7 to 8 million RMB.
The founder of Tcab Tech, Huang Yongwei, was born in Malaysia, but his ancestors are from Xiamen, Fujian, China. He has been working in the aviation industry for over 20 years and has previously served as an engineer at Airbus. He has been an aviation enthusiast since childhood, deciding at the age of 16 that he wanted to work in aviation. Since there were no universities in Malaysia offering aviation programs, he went to Australia for university, studying aerospace. After graduation, he worked in Singapore for a year, gaining some work experience.
Later, Huang Yongwei came to work in China. As he gained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 industry, he decided to start his own business. However, when he first started, many investors had never heard of the term eVTOL and thought Huang Yongwei and his team were frauds. Now, as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receives more attention, eVTOLs are becoming more familiar to people. Huang Yongwei is full of expectations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VTOLs, and his team’s goal is to achieve mass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of the E20 eVTOL by 2026.
The main application scenarios for the E20 eVTOL include aerial sightseeing in scenic spots, intercity, and urban air travel. Currently, out of the more than 5,000 well-known scenic spots in China, fewer than 100 have helicopters or small aircraft, which presents a large market for eVTOLs. In the future, taking an eVTOL to tour scenic spots will only cost 200-300 RMB, and as the price of aerial tours decreases, many people are likely to try it. eVTOLs will also make intercity travel more convenient. For example, traveling from Shanghai to Nantong by car takes about 3 hours, but with an eVTOL, it will only take 20 minutes, eliminating the worry of traffic jams.
In March of this year, Tcab Tech received a $20 million investment from an investment institution, provid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Tcab Tech plans to rapidly expand i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is also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y hope to sell their products worldwide.
麦当劳(McDonald’s)有了一个新的广告主意,就是用人工智能(AI)做广告。麦当劳的员工问ChatGPT:“世界上最好的汉堡是什么汉堡?”ChatGPT回答: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不错的汉堡,但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汉堡可能是麦当劳的巨无霸(Big Mac),这种汉堡是在1967年第一次推出的,从那以后,它很快就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快餐,一说到巨无霸,大家就会想到麦当劳。” 麦当劳把ChatGPT的回答做成了广告牌,放在了店门口,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但是,汉堡王(Burger King)有点儿不满意Chatgpt的回答。所以汉堡王也问了ChatGPT一个问题:“那么哪一种汉堡是最大的呢?”ChatGPT回答:“汉堡王的皇堡(Whopper)是最大的,这种汉堡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大,它是一种很美味的汉堡,它的味道让人满意,对于那些想要吃一顿大餐的人来说,皇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汉堡王也很快把ChatGPT的回答做成了广告牌,放在了店门口。
“快看!赛场上有‘小狗’”。
最近,在杭州亚运会网球比赛赛场,几只机器狗排队进入了赛场,然后它们表演了一会儿舞蹈,它们还给运动员们加油。赛场上萌萌的机器狗,不仅可以做啦啦队员,还能运送铁饼,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可爱动作。人们都说“这些狗狗太强了!”
在杭州亚运会铁饼赛场上,几只机器狗正在来来回回地忙着运送铁饼,它们都有四条很快的小腿,不停地跑来跑去,完成任务后,它们还会乖乖地在旁边等待命令。
工作人员说,“机器小狗的速度和人慢跑差不多,它能代替人追铁饼,负责运送铁饼的机器狗背上有个位置,工作人员会把铁饼放在上面,它能够背1到2公斤重的铁饼,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体育比赛中用机器狗运送铁饼,机器狗的身体也很像宠物狗,它们也被叫做四足机器人,个子矮一点儿的机器狗还会坐下,最新的机器狗,还会算数、会翻译、会指路,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除了在赛场里,人们在赛场外也有机会遇到机器狗们,它们会做出令人惊讶的动作,有的时候也让人忍不住大笑。现在机器狗们还在努力地学习,它们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在未来它们会做更多的事情。
“Look! There are ‘puppies’ on the court!”
Recently, at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 tennis competition venue, several robotic dogs lined up to enter the court. They then performed a dance and cheered on the athletes. The adorable robotic dogs on the court not only act as cheerleaders but can also transport discs and perform various cute movements. People are saying, “These dogs are so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At the Hangzhou Asian Games discus throw venue, several robotic dogs were busily running back and forth, transporting the discus. They have four quick little legs, constantly running around. After completing a task, they obediently wait for orders on the side.
The staff said, “The speed of the robotic dogs is similar to that of a person jogging slowly. They can replace humans in fetching the discus. The robotic dogs carrying the discus have a spot on their back where staff can place the discus. They can carry 1 to 2 kilograms of weight without feeling tire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at robotic dogs have been used to transport the discus in a sports competition. The bodies of the robotic dogs resemble pet dogs, and they are also known as quadruped robots. The shorter robotic dogs can even sit down, and the latest models can perform arithmetic, translate languages, and provide directions. They are becoming smarter and smarter.
Besides being on the court,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to encounter the adorable robotic dogs outside the court. They can perform surprising movements and sometimes make people laugh out loud. Now, the robotic dogs are still learning diligently,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lligent, and they will be able to do more things in the future.